寄语待定


七十五载弦歌不辍,共叙友情同谱新篇。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建的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院校,中央音乐学院的成长始终与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,一代代央音人前赴后继,为祖国的音乐文化事业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诗篇。亲爱的校友,无论你们身在何处,都是母校最深的牵挂,母校的精神会陪伴鼓舞你们,助你们乘风破浪,一往无前!
成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校友和母校永远是情感和命运的共同体,是奋斗和发展的共同体。央音校友遍布世界各地,无数学子在为音乐事业努力奋进,成为业界翘楚、国之栋梁,为母校增光添彩。你们的关心与支持是推进学校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,你们求学生涯的青春印记和风采,都深深流淌在母校的发展长河里,镌刻在母校的悠悠岁月中。校园里有你们拼搏的身影和奋斗的模样,是青春张扬,放飞梦想;舞台上有你们坚定的目光和自信的笑容,是成长历练,扬帆起航;记忆中有你们成功的喜悦和绽放的荣光,是宝贵财富,独家珍藏。亲爱的校友,愿你们的回忆不老,央音的光芒永照。
何其有幸,年岁并进。中央音乐学院校友会不仅是以央音之名,将天南地北的校友凝聚在一起的感情纽带,更是共享校友资源,助力校友和母校共同发展的重要桥梁。进入新时代,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,让我们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坐标,勇担时代重任,将文艺工作者的梦想与初心紧密结合,艺术为民、担当作为,为推进祖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挥洒才情、贡献力量。亲爱的校友,山海有归期,岁月自重逢,无论你们走多远、飞多高,母校永远是你们的人生港湾和精神家园。希望你们与母校携手,沿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音乐学院的光明道路砥砺奋进、阔步前行,共同谱写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新篇章!

尊敬的校友:
在我内心深处,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母校一名不甚合格的学生,现在,居然能以中央音乐学院校友会主席的身份跟大家交流——母校对我的宽容与鼓励、恩泽与期许,在我毕业三十多年之后,依然像当年一样激励我进步。
从母校毕业后,我到了北京大学从事校园文化工作、留学数年后回国参与创办新东方,然后创办真格基金至今。一路走来,总有人问:你一个学音乐的,怎么改行改得如此离谱?
其实,我从来没有改行。我只是把在音乐学院学到部分知识,用在了我的工作上而已。是中央音乐学院,给了我中西方音乐与文化的系统训练,使我从一个眼高手低的文艺青年,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、合格的青年师友。中央音乐学院各位老师们对我的谆谆教导、殷殷传授,不仅奠定了我的音乐与人文知识功底,最重要的是,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热爱学生、如何帮助他人、如何做一个有教养和有担当的人。从当年入学到现在,37年过去了,但中央音乐学院教给我的学习方法、做人原则,依然像指路明灯,在引导我前进。
在我对世界各地的校友们发出亲切问候之际,我想邀请各位在有空的时候回母校看看,看看你的老师,看看你的校园,看看那间回响过你歌声与琴音的演奏厅,看看那座见证过你学生时代成长与奋斗的图书馆。蓦然回首,你会知道,这里是你生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,是值得你终生回味和感恩的精神家园。
让我们一起,赞美母校的过去,祝愿母校的未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