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3日上午,在中秋节万家团圆的喜庆日子里,享誉世界的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、作曲大师赵季平、杰出的琵琶演奏家吴蛮,齐聚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厅,以“音乐家在社会中的作用”为话题展开深入对话,分享他们对音乐、对艺术的真知灼见,畅谈音乐人生的感悟,并就“丝绸之路”音乐文化发展的方法和技巧真诚交心,让在场的千余名观众领略了三位大师级音乐家在创作、演奏中的深入思考。
这次活动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,吴蛮主持。活动在中西结合的美妙旋律中展开。“我们今天能够在一起聚一聚,最重要的是友情给了我们这个机会。我们能互相欣赏、信任,这是我们做音乐最重要的。”此次对话活动对于三位音乐大师来说,无疑又是一场别样的团聚。合奏结束后,马友友感慨不已。他认为,音乐最重要的是能够团结人一起沟通,能够找到交流、信任的方法,“能够推动人类往前走”。
话题的深入推进是从20年前由马友友倡导并实施的“丝绸之路”题材的音乐活动说起。在谈到活动的初衷时,马友友认为只是想真诚地邀聚华人参与到“丝绸之路”音乐文化的现代发展之中。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,赵季平认为1999年马友友召集中国20余位音乐家在美国坦格伍德所进行的这场关于“丝绸之路”题材的音乐活动,或可认为是世界音乐界的一次创举,它带动了中国乃至东方音乐走向了欧美主流音乐界,打开了“丝绸之路”音乐文化的新时代。正是在这次活动上,赵季平创作了《关山月》。在这个作品里,大提琴宛如吟游诗人,讲述了1000多年前的故事。赵季平感慨道:“当时就是我们三个人,在研究作品的时候,很神奇,一见面就像朋友在交心,那是作曲家从心里流出来的东西,好像是和两位艺术家的灵魂在交流。”因此,赵季平认为诚心、善心、童心才是音乐家成就自己并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内在观念和力量。“演奏或创作不能依赖于外在的、炫技性的噱头,而在于文化的内在发展之道。”
马友友颇有共鸣,他认为在音乐上除了对技艺的千锤百炼之外,最为核心的则是真诚之心,只有以真诚之心才能打动观众。当然,作为文化的音乐,演奏还要再加上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,这是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内在基础。他认为包容是音乐家作用于社会的重要观念、手法和力量,这种包容既要有音乐家真诚地认识文化之心,也要有音乐家以其灵活性、创造性地表现作品之心。
赵季平插话说,马友友曾有一次在以色列约旦看到一群人演奏巴赫后备受感动:“友友觉得很惊奇,技术不一定完美,但很真诚。不同的音乐是能够包容的。”
活动现场有不少慕名而至的音乐学院的师生。活动互动环节,有几名学生表示中西方乐器难以协调地进行合奏,故而对中西方音乐如何交流感到迷惑。马友友当即亲自示范。他让吴蛮弹奏琵琶,自己则用大提琴进行模仿。他说:“琴不重要。听到要表达什么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当一名老师提问:“作为大学,音乐学院在音乐教育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?”马友友回答道:“我觉得大学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工具,让我们把每一个接触到的部分整合起来,从信息到知识,进而加深对周边的热爱和关注。”
一名学生向赵季平提问:“您对中国的交响乐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?”赵季平答道:“第一个层面是乐团。现在成立了交响乐联盟。联盟有很多措施,也在推荐各种新作品。要多演,要多写,这是一个层面;另一个层面上,作曲家要写出好作品。有些作品写出来,演奏一次,就不再有了,因为写得不好。那要怎么写好呢?我的观点是,技巧是很重要的,要把一些大师的作品解剖开来,细化、揉碎去研究。另外要向民族、民间的音乐学习,要让音乐语言中有活力。此外,更重要的是作曲家要用自己的心去创作,不能不知所云或炫技,而要从心里写,不想着技巧。这样的作品出来,就会打动观众。”
“任何乐器都有特殊音色和语言,所以如果要跟不同文化、不同音乐语言、不同类型的乐器合作,就要互相了解。了解对方,也让对方了解你的乐器的文化和语境。而且要努力磨合。我们几位二十年前开始合作时也不是很顺,但是这些年下来,不仅乐器之间了解了,而且演奏家之间也互有了解,我知道他的音乐是怎么样的。所以说互相了解学习非常重要。不能关着门光练技术,一定要走出去。”吴蛮表示,“为了朋友、家人,去学习音乐,去表演,当然是一部分。但如果说对于在社会中的作用你想到的更多,你的方向更大的话,你将来的成就就会更大。”
活动末尾,马友友和吴蛮一起演奏了赵季平的《关山月》,为此次对话画下了圆满的句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