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完美的获得,一定是一个非常自在的过程。”
生活的旋律如同一首无形的乐章,在现代快节奏中交织着美与挑战。谭盾,这位因音乐创作与指挥而闻名的艺术家,将音乐视为生活的修行,用节奏与旋律解构生活的平衡与诗意。他的人生如同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,穿梭于闭关创作与旅行之间。这种循环体现了人对平衡的需求 —— 在工作与休息、独处与连接之间找到和谐点。

在闭关期,谭盾如隐士般深入创作,挖掘内心深处的灵感。而每次创作过后,他通过旅行恢复能量,并从不同文化与历史中汲取灵感。他说:「如果你不想在身体上旅行,那么可以在精神上旅行。与内心对话。这让生活更加美好!」他热衷于骑自行车穿梭城市,在自然节奏中发现隐藏的生活之美,并将旅途转化为创作的沃土。



最近,谭盾创作的《北京中轴龙脉之钟》为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拉开序幕。作品以中国古老的声音符号「钟声」为线索,引领观众寻找连接彼此心灵的「桥梁」,最终将时间的过去与未来串联起来。曲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想象力飞驰的写意世界,展现出谭盾独特的「魔法」。正如他在采访中提到的,他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巫师,能够看透生命的所有灵魂,与鸟儿交谈,聆听石头和树叶的低语。带着这样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情怀,谭盾总是会在创作中表达他对于时间和生命的信仰。他说:「我们总是相信有来生,因为我们渴望活在未来。但无论走多远,总有一根线牵引着你,那是儿时记忆、故乡的声音与文化的根。」

谭盾多次尝试以不同的语言进行创作,如文言文和梵文等承载着古老文明的语言。此外,他对濒临消失的民间乐器和声音亦充满热情,他坚信每一件民间乐器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故事,而这些故事正是文化的灵魂。而对于创作灵感的培养,谭盾认为灵魂可以通过训练塑造。他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创意,捕捉人与人、人与自然之间的细腻情感。每年,他都会通过规律的生活习惯与休息时间来保持创作活力,比如每天专注于 6 到 8 小时的创作,再通过运动平衡身心。他强调,灵感不仅来自天赋,更来自生活点滴的滋养。生活的细节 —— 一个渐消失的声音,一段人与人之间的连接,都能为艺术注入独特的情感与深度。


从微观角度说,谭盾将作曲视为一件极为私人的体验,是自我反思、修行与梦想的交融;从宏观角度说,他创作的是一种文化力量,是传统保护者,也是创新者。他用现代的方式将那些看似被遗忘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,帮助他们理解并接纳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。



在谭盾眼中,生活与艺术是相互交融的。他始终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,用音乐折射理想与现实的交汇。用他的话说:「我的音乐反映了我的生活,而我的生活也体现在音乐中。」这种自然、自由、自在的生命哲学,不仅为他的音乐注入灵感,也成为我们探寻生活之美的启示。